除了“逛吃逛吃”,名家写端午节其实别有用意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雯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公元1195年的端午节,71岁南宋诗人陆游闲居故乡山阴(今绍兴)。此时的江南,石榴树繁花盛放,人们也沉浸节日的气氛中,吃粽子、挂艾草、储存草药,年迈的陆游也依照习俗在身上点了朱砂或雄黄酒(点丹),这一切完成,已是日暮时分,诗人带着轻松愉悦的笑容,走向摆着酒食的桌案。
古诗词中,端午节的天气、草木、习俗、游乐、感怀,一一在列。对今天的人而言,端午节的过法,虽南北有别,但不过是“粽子的甜咸之争”,大的风俗基本传承了古人的记载。
端午是“大节”,这在很多文学作品里,都写得清清楚楚。这些年,人们对传统文化尤为重视,各种有关的节日的出版物,已将端午节的方方面面以不同的方式呈现。
今天,和我们一起,从文学作品里去读一读端午节的热闹与“秘密”。
文学里的端午节很热闹
在明清的小说里,没有一个端午节不是过得热热闹闹。翻一翻《红楼梦》,各类习俗穿插其间,如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其中提到:“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这样的日子,各大豪门,免不了一番酒宴庆祝。

《红楼梦》
至于端午节最为重要的吃食——粽子也借黛玉的口亮相,见晴雯与宝玉生不快,她说了一句:“大节下,怎么好好地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争恼了不成。”
看来,不管南北,不管甜咸,不管荤素,粽子是端午的必吃品,大观园里的小哥哥小姐姐们也不例外。
端午节是一个承载了休闲意味的节日,放假这件事,从唐代就开始了,那时的公务人员和我们今天一样,会有端午假期,在某些朝代虽然假期也有被取消的情况,但是这个日子已经具备了吃喝玩乐的气质。
在江南,提到端午节,赛龙舟一个几乎会立刻映入脑海的关键词。
《聊斋志异》中有一个故事叫《晚霞》,它在开头记下了端午节这天江南赛龙舟的盛景——
五月五日,吴越间有斗龙舟之戏:刳木为龙,绘鳞甲,饰以金碧;上为雕甍朱槛,帆旌皆以锦绣。舟末为龙尾,高丈余,以布索引木板下垂,有童坐板上,颠倒滚跌,作诸巧剧。

《聊斋志异》
男孩阿端就在龙舟上卖艺,他坠江之后遇到晚霞,开启了一个发生在鬼魂之间的爱情故事,故事当然让人唏嘘,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是它以文学的手法记录了一种习俗在一个时代的呈现,虽然蒲松龄意在以此映衬底层大众的生活不易,但一个民族的过往就这样被无比真实地记录并得以流传。
这一天将可能有“大事”发生
到了端午,夏天也突袭而来。江南开始闷热、潮湿、雨水无常。如果你在文学作品中读到有关端午的场景,其中常常埋藏着伏笔。
比如,读到《水浒传》的第十三回“急先锋东郭争功,青面兽北京斗武”,落魄的杨志得了提辖的职位和梁中书的重用与信赖,作为一个好汉,他不可能就此岁月静好,前头必然有已经挖好的“坑”等他跳入跳出,他的人生之变就与梁中书端午节的家宴有关。

《水浒传》
在梁家的端午宴上,梁中书和蔡夫人讨论有关为太师蔡京庆寿的生辰纲的诸多事宜,虽然当时并未定下押送人选,但杨志的命运其实已被他人决定。端午之后,因为天气转热,杨志与同行的矛盾在所难免;而蔡夫人插手押运人事安排所有表现,在端午家宴上已表露无遗。
这样读一读,梁家的端午宴有点像杨志的鸿门宴,虽然他连个粽子都没有吃到。
我们所熟知的“白蛇传”,在端午这天,最有讨论的氛围,明末《警世通言》记载的宋元话本中的白蛇,被后人丰富成了《白蛇传》。白娘子喝了雄黄酒之后,就如同各方都亮出了底牌,不闹个天翻地覆都不行了。
这么一看,端午节这天,还真是暗流涌动。
现当代作家爱“逛吃逛吃”
到了现当代作家的笔下,多是“逛吃逛吃”的情节。
沈从文的《边城》中,湘西过端午“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

《边城》
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中,说他的故乡高邮“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喝雄黄酒……吃食是“十二红”——他记得的是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
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借众人之口说端午节这天,该在大门上插一些艾草菖蒲,该在孩子脸上抹些雄黄酒,该吃粽子。
丰子恺《端午忆旧》中提到桐乡一带的习俗,比如要佩戴“老虎头”,要制造“蒲剑”,还要“打蚊烟”、“蜘蛛煨蛋”。后面两件听起来比较生疏,按照他文章中的说法,“向药店买一大包苍术白芷来,放在火炉里,教它发出香气,拿到每间房屋里去熏”,这便是“打蚊烟”;“蜘蛛煨蛋”则是“买许多鸡蛋来,在每个的顶上敲一个小洞,放进一只蜘蛛去,用纸把洞封好,把蛋放在打蚊烟的火炉里煨。煨熟了,打开蛋来,取去蜘蛛的尸体,把蛋给孩子们吃。”

丰子恺画作
很多习俗都是就地取材。艾草几乎各地都有,于是在大门挂一把艾草是端午节的标配。水乡江南,蒲草丛生,配一把蒲草,如刀剑,对于辟邪的说法,显然更有力道。
说起端午节期间要读的书,其实还可以读读萧红的作品,这位生于端午节的女作家,在《呼兰河传》里,几乎写尽了五月的一切。
“转载请注明出处”
- 余杭区仓前街道举办“千载龙舟 竹编传薪” 龙舟阅读会
- 导演贾樟柯现身江西 “以后肯定会经常来江西的”
- 作家徐风新著《江南器物志》,一部用文字打造的“江南版《清明上河图》”
- 【双语海报】【大暑逸趣】习俗万象 炎夏礼俗韵悠长 Major Heat Customs: A Rich Tapestry of Summer Traditions
- 15日夜间至17日安徽有一次大范围雷阵雨天气,未来一周高温持续
- 党建引领·义诊护航·歌声暖心·社区传情
- A股市场:端午后震荡,期权IV低宜谨慎操作
- 人民日报客户端 | 端午节假期国内出游1.19亿人次 同比增长5.7%
- 宁夏机场端午运输数据亮眼 暑运新增加密多条航线
- 西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食品监督抽检信息通告(202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