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黔行丨贵州民族大学“薪火传递”龙里服务队:以热爱为笔 书写青春成长篇章

阅读:0 2025-07-21 17:06:00

7月15日,贵州民族大学“薪火传递”龙里服务队兵分两路,在黔南州龙里青年夜校与龙里县龙山镇莲花村同步开展实践活动。青年夜校课堂的动感舞步与激昂鼓点,莲花村里的童真笑脸与篝火欢歌……队员们用镜头记录美好瞬间,用行动诠释青春热爱,在不同的服务场景中,共同谱写着充满活力的青春篇章。

夜校课堂:镜头内外都是青春的律动

在龙里青年夜校的教室里,队员们正忙着用专业设备捕捉课堂里的蓬勃生机。架起相机的那一刻,他们既是记录者,也忍不住成为跃跃欲试的参与者——当轻快的节奏在地板上响起,队员们跟着老师舒展肢体,裙摆与衣角随律动飞扬,每一个转身都释放着青春的活力。“参与其中,才真正体会到夜校课程的魅力与活力,”队员陆秋妍在课后分享道,“能用自己的镜头捕捉这份美好,同时亲身感受学习的快乐,这种‘双重体验’让我们对青年服务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龙里青年夜校,队员们体验舞蹈课程。黄逸佳 摄

队员陆秋妍体验架子鼓课程。吴丽娟 摄

从举着相机的观察者,到投入课堂的学习者,队员们以“双重身份”读懂了夜校的魅力。镜头里定格的是夜校学员的专注眼神,镜头外收获的是对“服务”二字更鲜活的理解——在“记录”与“参与”的切换中,他们尽情彰显着青春力量。

龙山乡间:童真与篝火点燃乡土热情

前往龙里县龙山镇莲花村的队员们,一边为拍摄“村歌”MV做准备,一边被前来参演的小朋友们团团围住。村书记笑着带来一群孩子,他们成了镜头里最灵动的主角。队员们蹲在田埂上,和孩子们手拉手摆造型,镜头记录下大手拉小手的灿烂瞬间,合照里的每一张笑脸都像刚剥开的橘子,酸甜又治愈。

小演员们拉着队员郑思思在乡间小道玩游戏。王少莹 摄

当夕阳吻上山头,莲花村的热闹才刚刚开始。篝火“噼啪”燃起,身着苗族、布依族等民族服饰的村民与游客手拉手围成圈,银饰的叮当声混着歌声在乡间回荡。队员们情不自禁地加入其中,和大家一起唱跳。队长何书恬换上一身民族服饰,裙摆随舞步旋出好看的弧度,她边跳边喊:“踩准鼓点的瞬间,感觉自己和这片土地连上了线!”火焰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陌生与熟悉在舞步中渐渐消融,只剩下最纯粹的快乐在人群中传递。

队员们和当地演员们合影留念。郑思思 摄

两支队伍,两种场景,却有着同一份热爱。无论是镜头里孩子们清澈的眼睛,还是队员们融入课堂与乡野的身影,贵州民族大学“薪火传递”龙里服务队都在用行动践行着“让青春扎根大地,让热爱双向流动”的初心。所谓“薪火传递”,从来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青春与土地相遇时,碰撞出的那簇永不熄灭的火焰,这火焰中,有成长,有联结,更有属于年轻人的滚烫生命力。

(指导老师:何洁)

来源:贵州学习平台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